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单"字的由来  

2016-03-02 14:26:24|  分类: 疑古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点和口(并不一定都代表嘴,或者空洞、空穴。)并不是绝对河水不犯井水的,字上的“点”有时是由“口”演变而来的,举个例子譬如“单”字,其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及其繁体字“單”,其上都是两口,而不是两点。进而又演化成短撇、短捺,今天就变成了“单”这个样子。

   《说文》云:“从吅,从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大也。”其实,这种解释也不很正确的。
单,象形字,本字就代表是一种很原始的个人防身或者狩猎器械,为一种离身远程打击性石制武器,也就是“石索器”。
      “单”,甲骨文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金文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在远古的石器时代,本是一种个人使用的原始武器。除了石斧、石刀、石矛、石箭簇、石球(石蛋)等外,还有一类飞石索武器,其一种是单石索,一根绳子一端绑缚一块石头,通过高速旋转绳子,使石块带着绳子,投向并打击目标;还有一种是双石索,即此“单”字所素描的原始实物,也即“单”字的由来。其打击原理是:用一根绳子两端各缚上一块小石块(一般用兽皮包裹),绳子的中间打死扣套(单字中上部“田”状处,)在一根木棍一端上制成,中部或加横木(“田”状处下的一横笔),以防止绳索下移。通过快速摇转木棍,使绳子带动石块获得动能,然后以较高的速度抛向并打击目标。两个石块对偶状绕着绳子的中心不停旋转的同时,奔向目标。只要其中一石撞击到目标,另一块石头就带动绳子把目标缠绕住。这种武器,可以投掷五十米至一百米左右远的距离,从目标物解下,或落空后可以捡起重复使用。[见4000年以前的岩画,贺兰大西峰口“飞石索岩画”]所以“单”也是“弹”、“戰”的本字。古代单、弹、戰通用,金文铭文即通(战):攻单无敌;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有"善单者不怒"的文字。即指战。石块形状演变成“口”,也可见证此论点,并不代表人的嘴或者洞穴等。
原始人类的飞石索武器—投石器,即为了介绍“单”字的由来,见本文之末图示。)



     
附图 
长知识

远古时代飞石索(绳)投石器[也即后世所说的流星锤]类别
可以加深理解“单”字的由来和古人狩猎技术

1.单索单石投石器

又分为
单股索投石器(一股索,一端牢固的绑缚一块石头,石块速度到达某程度抛出,石带着索一块击向目标。)
双股包石投石器(两股索,两股中间连着一块兽皮包,石头包在兽皮内,一手攥双股绳轮旋石包(或一索端固定在竹、木棍上,另一端以活扣套在该端上,转动竹、木棍使之旋转。),石块速度到达某程度时,松开一股绳,或使活扣脱开,石包则自动张开,石块自身带着动能,脱离皮包,直奔目标。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
   


2.单绳曳双索双石投石器
(执单绳端轮旋双索上的石块,石块速度到达某程度抛出,对旋直击,或缠绕目标。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


3.双索双石投石器
(执其中一块石轮旋索上的另一石块(或两块石石块速度到达某程度抛出,对旋直击,或缠绕目标。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


4.中套双(三)索双(三)石投石器
(把索扣套套在木棍一端,轮旋木棍,或者以手攥住索扣套直接轮旋,当石块速度到达某程度脱扣抛出,(两者或三者)对旋直击,或(三索)缠绕目标。
关于湖陵城遗址所发现的陶文 与沛县吕高群兄探讨与交流的通讯录 [崔祥震] - 喜上眉梢 - .
  评论这张
 
阅读(1413)|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