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话“古胙国”  

2012-09-15 15:52:44|  分类: 国内考古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古胙国

    胙国,古国名,西周封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旦第六子“胙侯”。胙国史迹不详,其地春秋时为南燕所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富辰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续汉书·郡国志》东郡燕县:“有胙城,古胙国。”

 

 

 

胙国故城遗址

 

 胙城,胙国故城,即今河南省延津县北18千米,胙城乡政府所在地胙城村,今王楼乡张杏庄村以东,司寨乡大庞固村以北,大城村以南,于庄村以西的一片地域之内。

 

      胙城遗址所在地,西周之际为古胙国。

      春秋时称南燕国,战国时属魏国。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胙城县,唐武德二年改胙州;

      宋熙宁年间,设治所于华里店(今延津胙城)。

    

      金正大年间(1224年~1231年),胙城县县治由华里店(胙城)搬迁至宜村渡,成为县治所在地。宜村渡为黄河南岸著名的渡口,与北岸的汲津铺渡口相对。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4年),因风沙缘故,治所重迁回华里店。

 

 

   宜村渡“吴起城”  也曾是“胙城县”故城

 

     宜村渡“吴起城”,为金代“胙城县”曾迁移过的古城。

 

     曾经迁移过的胙城县治所的宜村渡,行治近百年,至今留有金代“胙城县”古城废墟遗址一座。

     金代“胙城县”古城废墟,据说为“吴起城”,因相传为战国之际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于此筑建屯兵城,得名。唯无史所载。延津战国时属魏,吴起投奔过魏,有可能的屯兵于此。古城附近多出土战国时代的文物,似有印证。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长期流经延津的黄河再次决口,河道南迁,出延津南延到现在的河道,吴起城也是因远离黄河致缺水而渐渐荒废。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版《延津县志》载 “吴起城,在沙门镇迤北,广裹七里许,北门、东西门各一座,南镇黄河无门。西门一井尚存,以石覆之,其水不可食。其城似鹅,谓之鹅城,其井如眼,谓之鹅眼,其地多石。自汉唐以来,居民取用其石不尽。”

      “其水不可食”说明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冲洗盐碱化了。黄河远离,当时被废弃后的“吴起城”成了干涸缺水的枯城,古城西门处的一个水井,曾经可以饮用,后来也尽出卤水,已经不能够饮用了。
   

 

 

明清之际,“胙城县”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顺治十六年(1659年)版《胙城县志》记载原胙城县“飞沙四集,壕堑不明,居人仅数百家,备极萧条之甚。” “斥卤满目,土皆不毛。” “积沙绵延数十里,皆飞碟走砾之区,胙之土田无几。”“一派沙地,并无树木村庄,飞沙成堆,衰草零落。”

     清顺治年间,胙城县城内,寥寥数百人家,萧条至极,城壕为飞沙所盖,胙城外村落稀疏,全县土地荒芜者占十之六七,种植的耐旱作物,亩产不过两三斗而已。康熙年间,沙门镇至胙城县一带,土不长草,盐碱遍地,砂石绵延,良田无几,自胙城西北,旷野遍沙,草木稀落。到雍正五年“胙城县”终于撤销废弃,土地并入延津县。

 

 

 “沙压胙城”

  公元1727年,古胙城 因濒临黄河,黄河决堤改道,致使古城被黄河所夹带的黄沙所覆盖。延津自古流传着清雍正五年“沙压胙城”的故事。

 

 

 

胙城遗址经常有文物发现

 

近年来考古学者在古胙城遗址不断有新发现。

胙城城隍庙后发现存在有长约2500米的明代北城墙;

1994年于城隍庙内发现有明代铁铸香炉;

1998年,在于庄村明代陶窑发现古胙城线索,同年,在大庞固村还发现有“胙”字砖;

2005年春,在大城村附近又发现一处面积较小的宋代古胙城遗址。


 

  评论这张
 
阅读(1939)|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