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状元成功启示录
分享精彩 2009-08-28 15:53:52 1 北京:刘庭梅
喜欢文学是校刊主编
刘庭梅从小喜欢文学,初中时就开了博客,高中时担任校刊《圆明园文艺》的主编。因为喜欢写作,她经常承担班级、学校文艺演出中主持人串词的编写,还会写一些诗歌来朗诵,偶尔也会“瞎写”日记来记录心情。 高三前,刘庭梅爱玩爱闹。“即使是高三,我也不会学习到很晚,但我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坐在桌子前两个小时,我就要对得起这两个小时。”刘庭梅介绍着自己的学习经。 虽然拿了文科第一名,但刘庭梅却说,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难学的,“因为语文最难掌握,太灵活,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取得好成绩。”对于地理,刘庭梅的窍门是把中国和世界地图都贴在卧室里,每天看就记住了。数学方面,刘庭梅也有错题本,但她认为重要的是要把抄在错题本上的题目真正记住,而不要走过场。 与许多状元提倡做题少而精不同,刘庭梅的问题是题目少了不够做,她就管老师要,老师单独再给她“开小灶”。 谈及爱好,刘庭梅说自己爱好唱歌,偶像是李宇春,“我从初二就喜欢李宇春,当时我能抓到谁的手机就赶紧发短信支持,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她。尽管他们都笑我幼稚。”
2 吉林:裴红瑜
读书弹琴样样精
由于父亲在延边人民出版社上班,母亲在印刷厂上班,受他们爱读书的熏陶,裴红瑜从小就爱读书学习。裴红瑜的父亲裴正浩讲到,9岁时,女儿非要学钢琴,他不同意,女儿哭了好几天,他只好买了一架,没想到女儿一直学到业余九级,直到上高中才因为没时间而放下。女儿根本不用家长说,学习全是自己安排,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妥妥当当。 班主任胡莲花说,裴红瑜一直当副班长,平时学习时特别安静,但活动时很活跃,唱歌、跳舞、钢琴、瑜伽、书法、国画,爱好之广泛让人吃惊。学校举行体育艺术节,她跳现代舞、弹钢琴,得过一等奖。“这孩子干什么都有股认真劲,都得干好才行。” 裴红瑜初中时并不是班上的佼佼者,高中时成绩发生了变化。据胡莲花介绍,这种变化是由于高中的题和初中的题相比,大多更需要灵活发挥综合能力。裴红瑜爱思考爱分析,综合能力比别的孩子要强,所以在面对今年偏难需要思考分析的高考题时,她发挥了自身优势。“除了学习,红瑜这孩子品德也值得称道。”胡莲花说,他们班上有一个智力稍有问题的同学,同学们谁也不愿和她同桌,只有红瑜主动接纳了这个同学,和这个同学同桌了几年,而且在学习上一直帮助这个同学。
3 宁夏:李怡然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李怡然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有很多朋友,平常喜欢弹钢琴、运动、游泳、唱歌,高中期间也参加了很多种类的比赛。 作为团支书的怡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股韧劲,只要下定决心的事情,一定是坚持到底。在班上她也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通过自己带动大家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很好地处理了和班上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勤动笔”是李怡然考上状元的秘诀。“老师上课讲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暗藏玄机,我会记下所有我觉得有用的东西。”李怡然说,“还有认真的记录错题本,考试前看一遍基本上就能把不会的知识点记住了。”当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坚持也很重要。 李怡然的父母都是初中老师,对她的学习很重视。上高中后,为了方便她上学,父母把家搬到学校附近;晚上也不看电视,陪着她学习,“不是干坐在旁边,而是看书或上网,但那种感觉很温馨,还会提醒我休息。”李怡然说。
4 黑龙江:郝艺
郝艺的父母都在佳木斯教育研究学院工作。父亲郝玉明说,他们在学习上很少管孩子,主要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教育孩子,此外就是从小培养他的读书习惯。 郝艺5岁的时候就读了《三国演义》,而这次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的一道大题就是关于《三国志》的问题。郝艺说,平时除了喜欢打篮球就喜欢读书,大量的阅读令他受益良多。此外,郝艺从来没参加过课外辅导班。 谈到平时的学习方法,郝艺说自己比较注意充分利用时间,各科穿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郝艺还很注重休息,几乎从不熬夜学习。 郝艺说,由于自己有点心浮气躁,心理不稳定,每次考试他总会有一科发挥失常。高考之前的两次摸底考试,他的数学成绩分别排到了年级倒数第三和倒数第四。这次高考,他的数学成绩是146分,可以算是超水平发挥了。“交完数学卷子的时候,腿都软了,好在答题的时候没有紧张。”郝艺说。
5 天津:王珊
王珊是对数字很感兴趣的文科生,所以选择了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有趣的是,在此前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中,王珊止步于笔试。 王珊是明确反对题海战术的,比如英语的题集,她只做了15篇完形填空,不过每篇都做了5遍。“好多同学做题之后一对答案,觉得对了就算了,其实这样下次再做同样的题就不一定能够全对。反复做同样的题目,是为了在做题过程中把握文章的逻辑和出题的思路。做题要精,不要单纯追求数量。”王珊表示。 因为成绩长期比第二名多60分,王珊一度因为失去目标十分低迷,这种状态甚至持续到高三下学期。在与父母交流时,父母告诉她,他们最大的希望不是她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而是希望王珊过得快乐。感动之余,王珊的状态逐渐恢复。
6 山东:帅凯旋
知识不留“隔夜粮”
帅凯旋身高一米八七,言谈既有修养又不乏智慧。他涉猎广泛,注意积累,课余时间经常翻看体育知识和美术欣赏等书籍。 帅凯旋认为,良好的作息生活规律是学习成功的保障,直至高考前,他一直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然后吃饭、上课、午休,每晚11点半按时休息,“并没有因为功课紧或者是要高考了而加班。”“帅凯旋一直在班里考第一,他的特点是会学习、会思考,注意观察和积累,基础知识打得很牢,不做偏题和怪题,注意基本能力的提高。”班主任刘国庆总结帅凯旋的秘诀就是当堂消化所学知识,不熬夜,不留“隔夜粮”,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帅凯旋的妈妈孙淑芳告诉记者,高中3年,帅凯旋是在学校附近租房上的,她和他爸只能一周过去一次。“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他自觉学习的结果。”孙淑芳显然很欣赏儿子的独立和坚强。
|
复制终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