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2011-02-28 14:08:51|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图片、文字资料  重新整理 /    2011 4 6 )
 


 

 

 [喜上眉梢         摄影&编辑&美工] 

[2011  2  28]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走进薛国故城

 

热烈欢迎各位好朋友光临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古城门阙 [古薛城阙]

2010年7月——12月,由滕州市官桥镇政府、文化站等设计并承建。

 

门阙,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国都、城邑、宫殿、坛庙、关隘、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易·说卦》高亨注:“门之两旁筑台,其台谓之阙,亦谓之观。艮为山。门阙高崇,似两山对峙,故艮为门阙。”

古薛城阙,位于孟尝君陵园西北百米处的S344木沛公路遇北城墙的交叉路口。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薛公鼎   

 

2010年12月,由滕州市官桥镇政府、文化站等设计并承建。

薛公鼎 ,为青铜方鼎,1994年春出土于古薛国城东门外三百米处的官桥镇前掌大村附近,为西周早期薛国王公贵族礼器该批文物曾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公方鼎塑像位于古城门阙北附近的S344公路西侧旁。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穿越时空                       探求真相

相邦薛君漆木高足豆盘的“出土”,证实了“孟尝君曾为秦相”的史实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相邦薛君漆木高足豆盘的“出土”,证实了“孟尝君曾为秦相”的史实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相邦薛君漆木高足豆盘的“出土”,证实了“孟尝君曾为秦相”的史实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走进孟尝君陵园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孟尝君陵园大门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古色古香的礼贤馆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陵园内礼贤馆,古瓦滴漏,瓦当圆巧,石狮蟠守,花棂雕门,五开间局势,中庭通畅,西间曾辟文物展览室。

 

 

   参观礼贤馆后的靖郭君、孟尝君父子墓陵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靖郭君、孟尝君父子墓碑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墓碑铭文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

 

原碑文繁体字版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嘗君墓碑記

 

   戰國七雄併峙,齊爲三強之一,統轄薛地,封於齊相,爲田嬰、田文食邑。

 

   田嬰,齊威王少子。至湣王任職用事,曆三王,相齊十有一年。與田忌、孫膑伐魏,戰於馬陵,擄太子申,弑龐涓,主盟東阿,抑秦楚、拑韓趙、固齊疆,得封於薛,谥號靖郭君。

 

     田文,嬰之庶子,少聰且賢。嬰卒後,繼父爵,代立於薛,谥號孟嘗君,時稱四公子之一。文輔佐齊王,躬勤於政,施德於民,內戡暴戾,外逼強鄰,擴固薛城,聲震諸侯,堪稱濁世賢良。更兼舍業,納賢養士三千,不擇貴賤,唯才是舉,有一技之長者,莫不賓禮門下。馮谖爲其收債於薛,焚券市義,贏得山呼萬歲,惠譽千載。

 

  二公卒葬于薛,墓塚隆然如丘,清嘉慶二年立石,後毀於動亂。爲保護國家古蹟,弘揚民族文化,市、鎮政府撥款,志士、仁人捐資,遂將靖郭、孟嘗二君古墓修複,並勒石紀念,以告來者。

 

                                         

                                                  滕州市官橋镇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一年八月立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嘗君墓碑記
 
 
 
 
 
 
 
 
 

 

 
 

 

 

 

 

 

 

 

 

 

 

 

 

 

 

 

   

 

 

 

 

          

           

          

题          

 

 
      

 

 

 

 

           

          

          

题           

 

 

 

   

 

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墓碑之文     

 

 

  

 

  简体字翻版碑文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战国七雄并峙,齐为三强之一,统辖薛地,封于齐相,为田婴、田文食邑。

 

     田婴,齐威王少子。至湣王任职用事,历三王,相齐十有一年。与田忌、孙膑伐魏战于马陵,掳太子申,弑庞涓,主盟东阿,抑秦楚、拑韩赵、固齐疆,得封于薛,谥号靖郭君。

 

     田文,婴之庶子,少聪且贤。婴卒后,继父爵,代立于薛,谥号孟尝君,时称四公子之一。文辅佐齐王,躬勤于政,施德于民,内戡暴戾,外逼强邻,扩固薛城,声震诸侯,堪称浊世贤良。更兼舍业,纳贤养士三千,不择贵贱,唯才是举,有一技之长者,莫不宾礼门下。冯谖为其收债于薛,焚券市义,赢得山呼万岁,惠誉千载。

 

     二公卒葬于薛,墓冢隆然如丘,清嘉庆二年立石,后毁于动乱。为保护国家古迹,弘扬民族文化,市、镇政府拨款,志士、仁人捐资,遂将靖郭、孟尝二君古墓修复,并勒石纪念,以告来者。

                                       

                                                  滕州市官桥镇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一年八月立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重修靖郭君孟尝君墓碑记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附史志资料:

 

 

 

 

1

  孟尝君墓

 

孟尝君墓
 

《皇览》:

“孟尝君冢在鲁国薛城中向门东。向门,出北边门也。

 

《地志》:

孟尝君墓,在徐州滕县五十二里。卒在齐襄王之也。”

 

《地形志》:

“薛有孟尝君冢。”

 

《括地志》:

“孟尝君冢在滕县南五十二里。”

 

《晋太康地记》:

“今郭侧犹有文冢,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矣。”

 

《太平环宇记》:

在滕县南五十里。

 

《皇览》、《水经注疏》

结石为椁,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

 

《齐乘 四》、《水经注》:

今墓已开发,内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坚不可动,上有蚌层盈尺,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也。

 

明万历版《滕县志》:

<皇览>曰,在鲁国薛城中向门东,向门,出北边门也。郦道元水经注云塚结石为椁,制作严固,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内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坚不可动。唐陈昭聘齐经孟尝君墓,作《经孟尝君墓》,诗云:

经孟尝君墓

【唐】陈昭

薛城观旧迹,征马屡徘徊。

盛德今何在,唯余长夜台。

苍茫空陇墓,憔悴古松槐。

悲从白杨起,泪想雍门来。

众户无关吏,鸡鸣谁为开。

皇清滕县邑人学士黄惠森途径孟尝君墓塚,

亦作《孟尝君墓》一诗:

得土田文盛,鸣钟不惜财。

偶人归故图,食客散高台。

相业纵横尽,乡土暴桀开。

空余狐兔穴,谁复抱琴来。 

 

 

清道光版《滕县志》:

<皇览>曰,在鲁国薛城中向门东,向门,出北边门也。郦道元<水经注>云,塚结石为椁,制作严固,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内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坚不可动。

 

《滕县乡土志》:

孟尝君塚,<太平寰宇记>在滕县南五十里,<水经注>云,结石为椁,制作甚丽。今薛城南犹有迹也。

 

另外,在晋《太康地记》、唐《元和郡县志》、明《兖州府志》等均有类似的记载。可以推断墓在东汉至曹魏之际,东晋之前已被盗。

 

 现在的《滕县志》诸书载道:

 《滕县志》(1989年版)[p545]载

田文、田婴墓,位于薛国故城内东北隅,狄庄村北约百米。二墓东西并排,相距30米。原有封土,高6米,直径20米,石室结构。1962年调查记录,田文墓前有清碑一块,上书“孟尝君之墓”,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山阳周端立。1968年,两墓被毁,槨石拆除,后经考古钻探,田婴墓室尚有残存。

 

《滕州市文化志》》(1997年版)[p310]

田文、田婴墓,在薛国故城内东北隅,狄庄村北约1华里处。坟地原是两个高大的风土堆,风土高6米,直径20米,石室结构,两木东西排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泗水》曰:塚结石为椁,... ... 莫不径观,以为异见也。据1962年调查记录,田文墓前有清碑一块,上书“孟尝君之墓”,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山阳周端立。“文革”期间,两墓被毁,

碑碣无存。1991年官桥镇政府在原址重修两墓并立碑以示垂念。

 

 

 

  2

   孟尝君的礼贤馆与养士所

 

 

礼贤馆”和“养士之处所” 
 【今况】

 

 

 

以纳贤养士著名的孟尝君,作为领主在城内东北隅陵园内,其后不久,官桥镇政府继建“礼贤馆”。

 

同时,并北门外官道旁迎仙村(现官桥村)前,重新立有“孟尝君养士处”的碑碣。

 

 据《滕州市建筑志》(1989年版)[p32]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而闻名天下,他善于用人,广交天下贤士门下有食客三千,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薛国故城西北隅礼贤馆曾立有孟尝君养士碑一块碑文正楷“孟尝君养士处”六个大字。清嘉庆年建立,碑身高2米余,宽约1米多。

 

 

又据1986年版《官桥镇志》载:

孟尝君养士碑址

孟尝君孟尝君养士碑位于官桥村南,原小石桥北大路西旁碑文正楷“孟尝君养士处”六个大字。清嘉庆年建立,碑身高两米余,宽约一米多。过往行人莫不观赏,今已无,毁于十年动乱。 

 

 

 

 

 
 
礼贤馆”和“养士之处所” 
【史载】

 

 

按史志所载,实际上,其原在城内西北隅。按史实而言,“礼贤馆”和“养士之处所”,应实为一处。

 

 

 

据明万历版《滕县志》:

礼贤馆,在薛城内西北隅,孟尝君养士之所也。

 

据清道光版《滕县志》:

礼贤馆,在薛城内西北隅,传为孟尝君养士所。 

 

 

 

 
 
 3

何来两个“孟尝君养士处”?

官桥桥旁的“孟尝君养士处”碑的来历?

 

  

 

何来两个“孟尝君养士处”?

官桥桥旁的“孟尝君养士处”碑的来历?

实际上,嘉庆年间所立“孟尝君养士处”碑,应是在薛国故城西北隅,原礼贤馆旧址之处。

 

 

官桥桥旁的“孟尝君养士处”碑,应是晚于嘉庆年间的,而是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立一块同名碑碣。”

 

 此非真正的“养士处”,只是清王爷南巡路于此驿道桥边,一时即兴御批,应修一扬名碑,以“誉”孟尝君纳贤养士而已。

 

 

 

 

在官桥村南大桥桥头:一座 “孟尝君养士处”碑刻吸引了过往的行人。通过背面的记事碑文人们便可了解到,在此处原有古碑一通,清咸丰三年立,滕知县邹崇孟书。

 

据《滕县志》载,滕知县邹崇孟为广西临桂人,进士出身,以儒术治滕,政绩斐然,历道光、咸丰、同治凡十五年而死于任。据传,咸丰初年,清王爷南巡路过滕县,邹知县陪其游览了薛国故城址,讲述了孟尝君礼贤下士、养客三千的故事,清王爷感叹之余,提出应在此设立一个标志。邹知县深明大义,送走清王爷后,遂令石匠镌碑一通,并亲题了“孟尝君养士处”六个大字,立于九州通衢的官桥桥头。百余年来,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瞻,以领略薛国遗风。可惜在“文革”后期,此碑被破坏。

 

在今天反腐倡廉,举贤任能的新形势下,经有识之士的倡议,官桥村村民捐资将此碑复镌重立,特请我省著名书法家、全国书协理事朱学达先生题写了碑文。


 


 

   田婴墓

  田婴墓

 所有的史志资料皆记:
 
“田婴墓,《皇览》曰,在鲁国薛城中东南陬。”

 

或“田婴墓,在鲁国薛城中东南陬。”

 

 

与现实情况“父子二人冢皆在薛城东北角内”很矛盾。记载与实际相差跟悬殊,究竟为何故?

 

 其他的相关文章参见——点击链接

   
     1 
我的家乡-滕州官桥镇 官桥的“官桥” 孟尝君养士处 风骚文客的寄古诗
 
     2
孟尝君墓靖郭君墓本不在一起?——是地理学家们记载错误了吗?

3奚仲庙、孟尝君庙考 [喜上眉梢] 2011 2 21
 
     4神秘的“孟尝君古墓”(在“材料证实”与“写作中”)

   

 

 

   
 
 

 

  评论这张
 
阅读(1275)| 评论(2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