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古薛文物考 西汉造钱作坊  

2010-10-08 23:01:52|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古薛文物考 西汉造钱作坊

 

 文出处

链接----------------

山东滕州张汪镇文物考 陈庄 古薛第二炼铁遗址

相关文章

链接----------------

薛国故城冶铁遗址 皇殿岗冶铁遗址 【喜上眉梢】

 

在薛国古城北门附近的炼铁遗址,

曾经发现“五铢钱”钱范


在薛国古城北门里附近,还有一个比皇殿岗炼铁遗址小一点的炼铁遗址,这就是位于陈庄东南与[东]渠庄之间的古薛第二炼铁遗址。

这个炼铁遗址,不但是薛郡内的一西汉炼铁遗址,而且还应兼作薛郡造钱作坊。

鲁仲连墓   古薛第二炼铁遗址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这就是考古专家曾经标注的薛国古城北门,和老乡们所言及的是完全的一致(笔者认为这只是北门之一,或许是北城墙最大的一门,叫做正北门吧。)此门位于陈庄村和东渠庄之间,向北处的城门缺口。旧时的“北门里”就指此处附近的村庄。据说是沈仓、孟仓、韩仓等“一溜仓”,只是旧时的韩仓已归孟仓村,另外再加上陈庄、东渠庄,还有一个小刘庄了吧。

或许在战国时期的薛国,或许在秦汉之际的薛郡,或许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薛县,古薛北门里一带,一直是蓄粮仓廪之处吧。其后世诸村庄称“仓”之名,或应源于此。

 

 

       笔者从前数次听说,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左右,有陈庄刘姓乡亲,曾经在该处的古薛北城门内附近的田地里刨地时,发现了铜板母钱范,上面排满了“五铢”字样的文字的圆圆字钱。这种母版很可能再翻印成砂陶阴文反体文字,然后再以之为范,来铸造出与铜板母钱范相同的“五铢”字钱来。

 

    最近笔者追踪现询问该村众人,年轻者多不知,中年以上有少数知者,但不知那版钱范所踪。

 

    难道此处曾经是造钱作坊,也就是说此处还曾是炼铜造钱工场?是汉代的吗?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允许各郡国造“五铢钱”,

这种钱在历史资料上被称之为“郡国五铢”

 

   原来在西汉初年,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文韬武略的汉武帝在巩固边疆的同时,以稳定社会,对内开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举措上,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铸造钱币,开始推行五铢钱。中央朝廷允许各个郡国铸造五铢钱,各个郡国铸造的五铢钱,称之为郡国五铢。

 

 因郡国五铢在各个郡国内制造,中央只规定钱为“五铢”,重如其文,而没有统一五铢钱的制造标准,故郡国五铢钱的版式各异,什么样的版式都有了。

 

 郡国五铢,是秦“半两”铜钱向“五铢钱”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西汉五铢钱正面铸有外廓,但不铸内廓,背面一般都铸有内、外廓,但都因五铢钱中,也有少量的与秦半两钱相仿的背面平素的五铢钱,属于珍品。

 

 对于薛郡来说,薛国故城北门内,应该就是西汉炼铁遗址,兼作造钱作坊,此处不但生产犁铧、耩头、镢镰、铁铲、锛锄等农具,甚至于生产铁制兵器,而且还兼以制造西汉郡国五铢钱币。

 

那时的薛郡五铢钱币,其中的一部分,应该就出自于该处。


该地不远处的皇殿岗炼铁遗址,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钱范,

是不是曾经兼作薛郡造钱之地,还不很肯定。

 

但对于皇殿岗炼铁遗址,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钱范等证据,除了那些农用铁器及铁范之外,所以我们不敢断定此处也是兼作铸币场所,只能说或许也是。

 

 在解放后考古,所有发现的秦汉时期钱范中,铜范、陶范及石范较多,而铁范相对较少。这是由于铁范报废后多被回炉熔炼,即使幸存下来,因铁比铜更易氧化,经2000多年岁月的侵蚀,多已面目全非。而该地被居民所发现的铜范,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或许本地铸币场所原本也有铁范,不过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埋葬于潮湿的地下,早已腐蚀殆尽了。


 

古薛文物考 西汉造钱作坊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古薛文物考 西汉造钱作坊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这种“五铢钱”,就是在“薛城里”  [薛国故城里]的田野里所发现的,为笔者本人所捡拾。

 


山东滕州张汪镇文物考 陈庄 古薛第二炼铁遗址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笔者在此为了弥补没有找到“薛郡五铢钱范”的缺憾,在此补传两套“五铢钱范”。

 

  评论这张
 
阅读(700)|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