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2010-03-18 23:23:00|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张汪镇地处滕州市最南部,东依山峦,西接平原,南连微湖湿地,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3000年历史的薛国古城及其他的庙宇、墓葬遗址。

 

城   宫城

 

 

战国薛国故城遗址保存完好,13/14的部分位于张汪镇皇殿岗办事处之内,

其中

包含西周春秋薛国城

龙山文化时期薛国宫城

西周春秋薛国宫城(东西并置)

皇殿岗薛公高台、炼铁遗址、皇殿岗千年唐槐

陈庄渠庄冶铁遗址

尤楼制陶遗址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庙宇

尤楼村薛国太庙奚仲庙遗址

杨仓村老爷庙

孙楼村奶奶庙

大宗村古汉庙

 

墓葬遗址

 

尤楼村商周春秋战国古墓

丁楼汉墓群遗址

魏征墓

霸陵桥遗址

夏楼古墓

(刘堌堆村东、西,位于东侧张汪中学内的已搬到汉画石馆内去了)

 

河道

薛河故道

漷河故道

小苏河

(源自古南石泉)发自南沙河镇北古石水库(一水库、二水库、三水库)、过河汇村、过笃山口西,过南古石东,入官桥镇,过西官庄、苏叶、东西郑庄西、从官桥车站北斜西南穿过京沪铁路,入张汪镇,过城后张庄后、薛国古城西北角外,过夏楼东南、苏河崖东、孔集西、丁楼西苏河、陈楼、杏园西,达安上村,向西作为滕州与微山县的界河,在阎道沟西南入微山县,通老漕运河。

三八河

(1967年春夏至之季节,由原济宁地区的滕县、微山县等地区的妇女同胞们所开挖,北起西磨庄西泉沟,(源自南沙河冯庄西),于104国道东,过鲍沟镇河崖村、裴楼西穿104国道,过李桥西、南宋庄东,过坝陵桥西如微山县,接小苏河下游,如微山湖。)

日本沟、日本路

(1938年下半年,日本人强制中国人修建一条与津浦铁路平行连接济南、徐州的汽车路及其沿路的封锁沟。汽车路位于铁路西侧、封锁沟位于汽车路西侧,三者平行。现在古城内东渠庄村东,京沪铁路西侧,路与沟的遗址依然存在。)

 

等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    

以文化带旅游 以旅游促发展——张汪镇全力构筑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薛国故城城墙遗址(于古城的西北角内侧拍摄)

为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建设,该镇科学编制了全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力加快推进大宗人民公园和影视城等景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吃、住、行、游、娱旅游产业链。

同继续加大对薛国故城、魏征墓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古薛国文化底蕴,以薛国故城为中心的古薛国历史文化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是张汪镇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历史证明,没有文化内涵的经济发展,是苍白的;有文化内涵的经济发展,才是有底蕴的经济发展。

 

 

  以文化带旅游 以旅游促发展——张汪镇全力构筑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正在建设中的张汪镇大宗村人民公园

 

  以文化带旅游 以旅游促发展——张汪镇全力构筑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流经张汪镇境内的古薛河河道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张汪镇 白勺 古文化 你真知道有多少?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另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不断加大辖域内文物保护力度,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薛国故城城墙遗址保护中,先后出动400余人次对城墙遗址周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3600余平方米,投入3万元在城墙上统一种植了韩国矮杆桔子树5000多棵,并在城墙遗址保护范围内设立了明显的保护标志。

同时,该镇共申报新的文物保护单位11处,时期跨度为唐代魏征墓到民国钟家祠堂,新增保护面积共2万余平方米,新发掘整理申报并批准了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万岁”的由来与南陶庄竹木玩具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十活埋的传说(九斤狸猫降千斤鼠)”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论这张
 
阅读(126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