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薛国之迁&薛国城的建造时间 分析  

2010-03-01 03:09:51|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薛国城概况

 

薛国之迁薛国城的建造时间 分析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薛国之迁薛国城的建造时间 分析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奚仲文化 研究

 光绪二十六年《滕县志》载之薛世家原版照

 

 

 

 

中国西周、春秋时期及战国时期薛国故城遗址,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与官桥镇之间,稍西北东南方向的京沪铁路穿越古城的东北角而过,京沪铁路为镇之界。

古城以面积而言之,古城在张汪镇之所,约13/14,集中在皇殿岗办事处(原管区)的八九个村庄;古城在官桥镇之所,约1/14,集中在狄庄村(亦称狄坡村)的村前村后。

 

       此地所在,解放前至上久远,多称薛城。

 

         据《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祖奚仲为夏车正,始居薛。以后仲虺为汤左相,亦居薛。夏、商时期的薛是否在此呢?

 

 

       1 

 关于夏代时的薛城

     奚仲始发迹于奚,典籍多称奚邑,不当称其为城或都。千山头西下有奚公山,世传为奚仲造车处,上有奚仲墓,脊有奚公祠。

    大禹封奚仲为车服大夫,掌管车服一职,封于薛地。后迁于邳

 

        对于夏时的薛,原本迁到了什么地方?

据《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

《左传·定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太康地记》,“奚仲所迁之邳乃下邳。”

      《说文》,邳,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是仲虺居薛,乃居邳也。此邳亦曰上邳,以仲虺所居,又谓之仲虺城。故郦氏叙仲虺城而邳、上邳连叙之。)

       根据历史记载造车奚仲作为大禹的车服大夫被封于薛之后,又迁于古邳之地,古邳国是后来奚仲的迁居之地。这应是夏代时一段时间的“薛”。

 

 

        2  

关于商代时的薛城

 

      据《说文》,“邳,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是仲虺居薛,乃居邳也。此邳亦曰上邳,以仲虺所居,又谓之仲虺城。故郦氏叙仲虺城而邳、上邳连叙之。”又据《齐乘》,“仲虺城俗曰斗城。《一统志》称旧《志》,城在滕县西南五十里,东去薛城三十里,盖其遗址。虺、欢声近致讹。可见商代开始后,辅助商汤灭夏有功而又作《仲虺之诰》的仲虺,迁至了原称作仲虺城(俗称作斗城)的今微山县欢城镇的地方立城邑。

       又古籍记载上邳,说欢城者较多。欢城,在今微山县西北二十里,欢城镇。

     《微山县志》说:“欢城古为邳城邑,夏禹封车正奚仲于薛(今薛城故址),商灭夏后,仲虺为左相,封于薛,仲虺西迁都城三十里于邳城邑(今欢城)。周灭商,薛国都城又东迁旧址,薛在邳邑【仲虺城】644年。西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楚王刘交之子郢客为上邳侯,上邳即邳城邑。欢城有晚商遗址,位于欢城镇驻地,面积三百万平方米,有2-3个文化层,遗址文化内涵丰富,镇政府院内发现城的痕迹”。欢城遗址面积较大,象似一个大方国的都邑。今后此地如再发现商前期遗存,仲虺都邑说无疑。如再发现龙山、岳石文化遗存,《晋志》说奚仲迁邳,亦可能是此地。欢城东北五里有尹洼遗址,20万平方米,以商代文化为主,兼有大汶口文化层,此处亦可作为邳地研究。

 

       相对古泗水流向而言,仲虺所居之“薛”城称作上邳,其十二世祖奚仲所迁的“薛”城称作下邳。迁移的是统治治所,但薛地本身并未因奚仲、仲虺的迁移而发生改变。

        欢城之邳邑和其东面的薛都相距二十华里,且薛都内有奚仲庙作为供祭之所。所以欢城原本不当称“都”或者“城”的。其据《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八年”条,“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又据古代宗法、宗庙制度,“王侯之太祖宗庙有百世不迁、百世不毁”之规定。

 

     

        3  

关于西周与春秋时代的薛城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姬姓诸侯较多,异姓诸侯封之较少。在异姓诸侯中,就有仲虺的后代任轸被封于薛地,以不绝宗庙祭祀。上邳邑之薛城又东迁原薛国故都旧址。

       对于西周时的“薛”历史记载还不详细,从东周开始的春秋时代,薛国人的盟约征战记载的就比较多,但对于薛国城的建设,也是有记载的,却也是很悲哀的一次记载。

      据《春秋左氏传》“鲁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63年)”条,“庄公三十一年(前664年)春,筑台于郎。夏四月,薛伯卒。筑台于薛。六月,齐侯来献戎捷。秋,筑台于秦。冬无雨。”郎、薛、秦,皆鲁地,一年而三筑台,这说明了鲁庄公奢侈糜烂不体恤民困,而在薛地及郎、秦两个城邑筑游乐观赏高台。甚至于也不顾及一下薛伯刚丧葬不久所带来的薛国百姓及族人的痛苦。【这也说明春秋时期的薛国地位远远的下降了,沦为鲁国的行宫了,从“侯”至“伯”,至“子”的称呼也可以看得出来。】

 

4

薛国古城建制的问题

 

      前几年通过对薛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今天所看到的大型的城池东南角处,原有一座深埋于地下的小型西周春秋城池,即俗称的内城。

内城与外城的交界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尤楼村之东的铁道与古城的的交叉处,有明显的外城以内成为基础扩建向东转折处,一个是在尤楼村南俗名“猪嘴子”极其宽厚的地方,是外城以内城为基础扩建向南拐后西折的地方。在战国时,内城墙的南墙和东墙,被田婴继续覆土夯筑,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夹杂着陶瓦碎片的分界层;内城的北墙和西墙,在建造外城时已被田婴拆除,但在皇殿岗村东南和尤楼村西南,现今依然可以看到内城西墙的痕迹,内城墙外有壕沟低洼之处,分界明显,东面的田地称作“高林”,是内城的西墙及其城内的部分;西面的田地称为“小洼”,是内城西墙外的城壕,该处南北直对大城门(午门)和皇殿岗遗址。

而最近几年,又在该城池的中部,发现了东西并列且相隔一条壕沟的两座西周春秋宫城,在西部的那个宫城的地下,发掘出了与上面的形式一样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宫城。

 可以看到,那辆座宫城和其周围的内城,即是西周与春秋时代的薛城。

  而在内城偏西部的地下更深处那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宫城,在时间上可能就是奚仲封薛之后一段时期所建的薛城。现在张汪镇尤楼村南部,即古内城的中部,有地名曰“东岗”、“花园”(曾称‘御花园’),可能就与西周春秋的薛国城有关。

 

 

 

       4  

关于战国时代的薛城&建造时间

 

        战国初期,齐灭薛。齐威王封靖郭君田婴于薛,孟尝君父子扩建薛国城。婴死,子孟尝君田文嗣立。

       齐威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22年),四月田婴封于薛,于十月田婴开始筑薛。

 

       有的朋友错误的认为“齐闵王三年(前298年)封于薛的,”[《史记》] ,

      实际上战国时期薛国城的修建的时间考证于下:

       据《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索隐》引《纪年》曰:“梁惠王后元十三年四月,齐威王封田婴于薛。十月,齐城薛。十五年,齐威王薨。”

           另据《中国历史纪年表》,梁惠王后元十三年为公元前322年,也即齐威王三十五年,田婴于本年四月封薛,于十月筑薛。(也证明了战国时孟子答滕文公问,应在公元前322年四月之后、十月之前。)

 

      

       而《史记·孟尝君列传》对田婴封薛的时间上便有误了:

       史太公的《史记·孟尝君列传》:“闵王三年(公元前298年),而封田婴于薛。”

      【《史记·六国年表》齐闵王三年:“封田婴于薛。”】

 

        另外据《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将城薛章》:“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注:即田婴)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齐威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22年)四月,靖郭君就被其父齐威王封薛国了(在此之前封在下邳),当年十月就开始扩修薛国城。 两年后(即前320年)齐威王【在位时间(前356~前320】便薨了,再者通过“齐宣王(田婴的兄长)的在位时间(前319——前301),齐闵王的在位时间(前300——前284)。”可以看得出来,田婴不可能在“齐闵王三年(前298年)封于薛的,”也就是说,“田婴是在其父齐威王死后22年,才被齐闵王封于薛的。”这显然犯了时间上的错误,所以司马迁对田婴封薛的时间上引述有误。

 

       有的朋友这样接着不分析的引述“闵王三年(公元前298年),而封田婴于薛。”,显然也是错误的,以讹传讹了。

 

     田婴的扩建方式是在原西周春秋城池的基础上进行的,拆除原城池的西墙和北i墙,接着向北、向西分别延长四倍有余,在城外建立城壕,于城外东北角处引古薛河道的水于城壕内,作护城之备。

     同时田婴也在薛国城内扩修原薛国太庙,即奚仲庙,为宗庙。孟尝君为齐相后曾迁齐之宗庙祭祀仪器于此庙中。

     孟尝君死后,齐王趁孟尝君诸子争位,依平叛的名义联合魏国灭薛,本来齐王怕薛独大无法控制,魏国也早就窥觑薛国之地的肥沃了,所以一拍即合。

     秦灭六国后、汉置薛县,为薛郡治。西汉和东汉时期,对薛国城也进行过数次修复。很可能从东汉之后到现在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进行过填土夯筑修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曾多次对薛国故城进行调查研究。

      

       1984~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全面钻探和试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3公里,南北最宽2.2公里,城墙曲折,北面尤甚,总长10615米。大部城墙在地面上留有残迹,残高4~7米,基宽20~30米。夯层一般厚19~22厘米,有些地方厚11~17厘米。夯窝直径 6~7厘米。已探出主城门6座,南面3座,其他三面各1座,偏门四座,东面2座,北面2座,形成于战国时期。

  内城在大城的东南隅,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墙与南墙较直和外城城墙合一,西墙和北墙已湮没地下。周长共 2 750米。其中东墙长640米,南墙长660米,西墙长730米,北墙长720米。墙宽一般10米左右,城壕宽15~20米。在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门,门道宽8 米左右。内城似即西周、春秋的薛城,并一直延续到战国。

 

  内城北半部和北墙外,有大面积遗址,文化堆积厚2~3 米,时代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东周和汉。

 

      外城中部皇殿岗村东一带,有大规模的战国至汉代的冶铁遗址。冶铁遗址的高台地面散布大量的铁矿石、炼渣、残陶范和战国、汉代瓦当。陶范上多有“山阳二”、“巨野”等刻铭。皇殿岗村西南有战国、汉代的建筑遗迹,出土“千秋万岁”卷云瓦当和铜兵器。外城北部杨庄、渠庄一带有冶铁、制陶遗址。内城东部及东墙内外有大面积西周早期至东周墓地。

狄庄村北有 2座土冢,传为孟尝君父子墓。墓用自然石堆砌成石椁。这一带曾出土有“薛子仲安”、“走马薛仲寺”铭文的铜器。1978年清理了 1座春秋晚期的 9鼎墓。墓口长 7.8米,一椁两棺,椁室北侧殉葬一中年女性,腰坑殉葬一老年男性,椁盖上殉狗一条,随葬品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和陶器、海贝等。铜礼器有列鼎、鬲、簋、簠、壶、盘、匜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滕州市多次发布保护薛城布告,建立群众性保护小组,制止利用城墙烧砖。直到九十年代初,取城墙的土烧砖行为才完全的消失。

  评论这张
 
阅读(67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