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2009-09-30 02:01:03|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探索龙山头摩崖石刻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在千山头与薛河之畔的薛城区之北、柴胡店镇、

官桥镇、张汪镇密集的分布着各种古薛文化遗址。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南龙山是千山头的一座山头,山顶至今尚保存

有一块10平方米巨石,中有直径50厘米的旗杆石窝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巍峨的千山头群山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站在山坡上,喜上眉梢用望远镜向远处瞭望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颓废的千年寨墙,残垣败垒横亘山间,

在风风雨雨之中诉说着人间的恩怨情仇。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儿子站在寨墙边留个影吧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古人把石头磨平,然后用描摹与刻画的技

法制作出或阴或阳栩栩 如生的人物图像来。

这也许就是“摩崖石刻”之得名吧。

(“磨”同“摩”近义,再者又使用描摹的手段。)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柴胡店东寨山顶  摩崖石刻局部图片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龙山头摩崖造像 

古薛文化 柴胡店东寨山 龙山头摩崖石刻【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古薛文化研究

拥有摩崖石刻的龙山头山西不远处就是薛河,

附近就是北辛文化遗址,我们可以看见“薛亭”。 

 在滕州城区东南25公里、薛国故城东3公里、薛河之畔的官桥、柴胡店两镇交界处有座南龙山,当地人称“十八罗汉山”,山势蜿蜒起伏,山上怪石嶙峋,草木葱郁,山顶陡崖壁立。位于柴胡店镇小南辛村旁的寨山顶南部突起的石壁上,有一片摩崖石刻群。

石壁上石像面南背北,石壁南侧地势平缓,残留有碾盘、石屋构件等建筑和生活物品,证明此地应是一处庙宇遗迹,但具体形制、年代、规模等均无法考证。

 山东省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考察后认为,从石刻造像的内容和雕刻技法上看,另从文字起首“天宝九载……”刻石记事来看,可以初步认定这是一处古时庙宇所在地,时期应在唐代,石刻当为唐代石刻无疑。

西南的一处石崖,虽崖前乱石堆垒,露出的崖壁尚高达6米以上。乱石堆的里角与现在能见到的石壁最底边的刻字平,由此看来此崖壁往下至少得有1~2米。 

        此壁上保留有唐代的摩崖石刻,多是三尊一组的造像石刻。

摩崖石刻造像共分上下两层,浅浮雕技法,上层人物居多,每三人为一幅,中间一人略大,系菩萨坐台主题,人物下方雕刻莲花托台,整体图案丰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在浅浮雕造像周围,还雕刻有阴线刻技法的仕女等人物图案和文字。

石窟一般宽800毫米,高400毫米。有的中间是一尊端坐在莲花台上的佛像,两旁二佛侍立;有的是三尊在莲花台上的坐佛,都是一佛二菩萨,和唐碑上的佛窟造像相同。最突出的有一排分上下两层的六个佛窟,每窟三佛,共雕18尊佛像,俗称18罗汉造像,佛像的头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坏。从保留下来的阴线刻佛像痕迹和莲花座看,浮雕刻工精细。在一块宽2.2米,高约3.5米的崖壁上,保留的刻石画像和记文,造像画线条流畅,造型形像表情逼真,画面有佛祖说法,刻有如来、罗汉、护法金刚等形像。如来端坐莲台之上,护法金刚侍立两旁,面部线条有的端庄文静,有的凶神恶煞。罗汉有立有坐,有一罗汉面部表情惆怅。俗装人仕和其它唐代造像相同,男性造型威仪,女性造型雍容丰腴,这也符合玄宗时期倡导女性肥美风俗。还有王公仕女朝圣图像,又似行乐图。飞天图像,连云彩花边雕刻也不苟一丝。记文为楷书小字,笔法潇洒有力,然由于字迹部分剥落,内容不能贯通详考。但在一佛窟旁,有一段文字有年号,起首即是“天宝九载,岁次庚子(“子”字不清或有误)三月信女弟子傅二娘□□心等同□敬愿为之傅二□□□为 皇帝皇后师生父母又为亡过父母愿得敬□□生冬先世皆公□□□及四□登正觉”。天宝九年应为庚寅,庚子有误,但总体看应是中唐时期无疑。 

        此山不仅有摩崖石刻,且是历代农民起义山寨。现存残留寨墙宽1~2米以上,高3米多,蜿蜒起伏于大小山头、山坳之间。西寨门虽有坍圮,但瓮城门寨门上长5米的上坎石条原貌保存尚好。山顶至今尚保存有一块10平方米巨石,中有直径50厘米的旗杆石窝。龙山头的群众自古呼之为“南山寨”。与此山南北相对的一山头上有一洞,曰“黄连洞”。 

  评论这张
 
阅读(1028)|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