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文史天地

崔祥震 文史研究世界

 
 
 

日志

 
 

清明节 爬千山去 (配手机照)  

2009-04-06 19:56:37|  分类: 薛国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准备启程     

        在清明节,以前每到清明节,老天爷总是要下雨的,即使不下中雨,天也是细雨霏霏的,一种忧伤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不由得想起逝去的亲人们。可今年的清明节,真的天气反常,天很晴朗,没有一丝的雨意。

早晨给孩子们下达了命令,让他们自己准备好自己的衣服,及自己的生活用品,我则准备各种用具及食品,真有点像打仗,这不正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了。我们准备了一大桶水和满满的三大包食品,别笑,回来一定不会剩很多的。        

                   

                                  行在路上

         我和孩子们从滕州市内出发,浩浩荡荡的向滕薛陶(滕州、薛城、陶庄)交界处的“千山头”开进,那里可不是一座山啊,群山连绵,一座挨着一座,这也是“千山头”的得名。我选择爬这里的山,是因为这里离我们近一些,更是因为这里是我们的造车鼻祖--奚仲的造车之地,还有为了锻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和强化他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仅仅在学校学习,限于课本之内,只会让他们有些萎靡不振的。

 

        在滕州西汽车站出发至薛城的公共汽车,花费了一个小时的功夫,就到达了柴胡店镇的刘村那闻名遐迩“万亩梨花园”。梨花洁白的一片,望不到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原来这里正举办了梨花会呢。梨园边的小公路上摆着一些小摊,很多大人抱着、或者孩子领着在挑选玩具,孩子们乐呵呵的看着大人们给他们选玩具。漂亮的大姑娘三五一群,潇洒的小伙子成群结队,在梨花丛中徜徉着,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有的拿着数码相机,还有的拿着小型录像机DV在拍照或录像呢。大姑娘和小伙子们爽朗的笑声,伴随着沁人心脾的梨花香随着南来的春风向北飘过薛河,飘过麦田,飘香遥远的北方。。。

 

此时的美景,我们顾不得多加欣赏了。于是下了公共汽车,就喊了一个小汽油三轮车---“蹦迪蹦”,载着我和三个小孩子,一路上,“蹦迪蹦”又蹦又跳、左晃右摇地行驶在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上,七折八弯的向千山头驶去。我们感觉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蹦迪蹦”才停下来,原来我们到了千山头脚下的簸箕掌村。

 

 

                              千山头烈士陵园门前的疑惑

在此村子的西面,有一片十几亩地的蓊郁葱葱松树林,外面围着高高的院墙,显得凝重肃穆,但宽敞的大门却紧紧的关闭着,这就是千山头烈士陵园,这里有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长眠于此的几十名烈士。每到清明节,滕州南部乡镇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要到这儿给烈士扫墓的。十几年前,作为初中生的我和老师们曾经徒步十几里,来到这儿给烈士扫墓、献花圈,当初,还儿没有院墙,只是一大片的松树。阴森的树林之下,是一个挨着一个的茔头,茔头上有块块竖立的墓碑,碑上刻着烈士的姓名与军衔。据说去年还有学生来此扫墓的,我现在也是打算带小孩子来这儿,和前来扫墓的学生一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可事实让我很失望,陵园门前见不到一个学生。今年怎么了?看着铁索锁着的陵园的大门,我不禁迷惑起来,是人们把流尽鲜血的烈士们遗忘了吗?

                                      

                            

 

  千山头脚下

带着遗憾,我和小孩子们离开烈士陵园,徒步穿过簸箕掌村向山脚下挺进。山脚下,曾经是石头屋石头墙的簸箕掌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子已向扩建,整齐的楼房横成排竖成行,石头屋已很少见了。正在建设着的京福高速铁路把村子新宅与山一道隔开,唯有铁路以东的靠山之处有几口老石头房子,零零星星的,与山显现得那么的和谐,但与铁路西的新房又显现得那么的不协调。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脚下  胡楼东 粉红桃花掩石屋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坡上 小儿女犯愁:这山怎么爬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挺身而出的儿子:跟我上,怕什么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女儿:爸爸,用你的破手机照张相吧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坡到处是荒草和稀拉拉的小松树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顶午餐 你看我们吃得多香甜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清明节无雨,但山下雾蒙蒙的一片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常言道:奇景在山顶   继续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小孩挺有毅力  不像部队那样拉练一下是不行的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儿女和他们的同学晓晓冲上又一个山峰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到达山顶 儿子兴奋地拿起石头当枪使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你看兄妹俩多亲密 女孩子先长个儿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晓晓说:叔叔给我单独照一张,你看我笑得甜蜜吗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女儿:爸爸,给我照张笑不露齿的  (手机的照相功能是附加的)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儿子要照张最棒的照片( 这个手势是代表希腊数字-----V-----⑤吧)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上山容易,下山更难 这话一点都不假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又爬山了另一座山 在山半腰北坡的山寨边留个影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真神啊 在临近山顶的山寨边 居然有一泓清泉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泉边有一间倒塌的石屋 可见先民是择水而居的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在枯草从中 这株野花显得那么的耀眼、那么的夺目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再向上攀爬 又见到一道石砌的山寨墙 古人真有功夫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上一道道的山寨高墙 给了我一道道的疑惑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用望远镜向远处望望 欣赏一下层峦叠嶂的千山头风光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孩子们不懈努力 继续翻山越岭向西南方向进发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站在山坡处,可以望见许许多多的美景 向南方向,可以看到枣薛公路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坡到处是生命力极强的山毛榉灌木丛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打石机歇业了 政府做的对 不然怎么给后代留下青山与碧水!!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山脚小的一株野梨花 洁白的花儿开得那么的芬芳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野花别因无人欣赏而遗憾  现在赏花的人来了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又累又热吧 爬过悬崖峭壁 终于攀上了南山头北坡。

奇怪:山顶上为什么有许多间倒塌的石屋子?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歇过之后 继续向红旗飘飘的南山头最顶峰开进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更意想不到,最顶峰有一间大的倒塌石屋

在屋旁的有一眼清泉,脸盆这么大石戦zhan的泉口!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在山南坡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座远在薛城都可以看到的高耸的炮楼似的阁楼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阁楼是由主楼、西楼、东楼和前楼四部分组成的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这是三层的主楼,大约有十四五米高 正中上方石板上模糊不清的字"华清阁"

这应该是一个庙宇,雄踞于山头南坡,可以鸟瞰大片的平原地带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前楼 前楼现在看了是一层的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东楼比主楼矮一点 看样子也是三层的

西楼已经拆得只剩下矮矮的小短墙了

清明节  爬山去 - 喜上眉梢 - 喜上眉梢的博客

遥远就可以看到巍峨高耸的"炮楼",建造也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有名的道观清华阁。

 

 

 

清华阁

 

 


     位于薛城区陶庄镇夏庄村西北方向的千山头南山坡上。原建筑物现已残缺不全。

此阁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原名“吕祖阁”,建阁之碑现仍镶嵌在阁中北墙之内,内容为:

 

 予御风乘云历览各区,大地僧寺道观之间建楼立阁者,不可胜指菩提仙灵何借栖止,於是而必烦财聚工坐土木於其上也,得母主之者籍以自便耶。噫嘻是说也世岂无之,而就所论清允道士也。清允年末及壮,即断尘缘远父母捐妻子而隐、初舍朝阳,后得白云而居。自以为缟衣黄冠伏羲穴而老终身,徜徉焉足矣。若必后后焉苦心竭思,日奔波於工作之为是与尘俗奚异哉。然则何以有是乎,盖为吕祖故也。纯阳与清允夙植根缘。自清允归山后隆乱地。提度不惜金针者,於兹数十年矣。殷殷恳恳,若不思释。而清允者奉事益,又以为崇之不尊,祀之不久不可以图报也。爱玄阁焉,纯阳虽不惜阁而尊,而清允尊之之意彰也,清允虽不能长留其身以事纯阳,其徒若孙之据阁而祀者亦自可久矣。是清允建阁之意也,然不有倡者谁开其始,不有辅者难见其终,是举也倡之者李氏如昆盖一以酹,吕祖之德,一以成清允之志也,然而报德成志者,又不独李氏则辅之者又端赖有众人焉。试看阁头起白云之烟雾,楼角敛凤领之彩霞,驾鹤车而栖息者有焉,杖山头而仰止者有焉,妥灵壮观得与黄鹤岳阳相比迹者,谁谓非诸君于之所赐也哉。清允不忍没众人之力,予不忍负清允之请,因记。


     辛未孟夏

白鹿山人题


     大清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孟夏谷旦


     建阁道人刘清允等仝立
     玉匠 刘澄
     山深人迹稀,彩鹤饮琼池。
     住处无邻舍,朝夕白云里。

 

 

“吕祖阁”, 道光年间重修时更名为“青华阁”,重修碑现卧於阁前,因字迹不清难以摘录。

 

阁座西朝东,依山而建,炮楼式,上下两层,南北各有配楼,与主楼形式相同。因就山势,主楼显示出高于配楼一层。现仅存完整的主楼,其余配楼皆在文革时毁残,至今依然残垣断壁。

 

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青华阁 (原吕祖阁),距今(2011年)已经历320年烈风暴雨了。

  评论这张
 
阅读(1488)|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